为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按照发改委、民政部、工信部、国资委等有关部委要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协调行业资源,服务复工复产,为抗击新冠疫情、保障民生 供给、稳定经济运行积极贡献力量。
一、 落实中央部署,加强行业引导
1、中机联倡导、联合钢铁、有色、石化等委直管协会,组建“国 资委直管协会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协作联盟”,主要工作是联合发布倡 议书、建立信息交流、联动互动、产需对接等服务平台,努力做好防 疫情、稳增长等服务工作。
2、三月下旬召开中机联四届七次会员大会(通讯会议),做好会 议主报告、行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员服务调研,以及有关会务等准备 工作。
3、三月中旬召开 “加快有序复工复产工作和行业稳增长”专家 委员会专题会商会,会商机械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以及稳增长 的措施等,商讨行业协会应发挥的作用。
4、研究提出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武汉市等地区和中小企业会员单位,免收 2020年度会费等措施意见。
二、 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5、继续密切关注机械行业复工复产情况,继续在中机联和重点 行业范围内的会员企业和重点联系企业调查复工复产情况,形成日报 和动态情况报告,及时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
6、从中机联总部及分支机构、各专业协会和地方行业协会三个 层面,摸清机械企业出现的复工申请报批难、职工返岗难、物流梗阻、 上下游不畅、产业链断裂、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积极协调政府争取解决,组织开展供需对接。形成机械行业及地方动 态调研报告或工作简报。
7、深入调研,摸清情况,先从农机、工程机械、汽车等重点行 业协会、重点会员企业,以如何服务春耕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 建设项目需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做出贡献为主题,进行调研座 谈,了解情况,研究解决复工复产方面存在困难的方法。
三、 编制专项指南,服务复工复产
8、中机联各部门与分支机构,可根据业务工作和企业及会员需 要,编发专业性服务指南或服务手册,中机联可视需要进行整理汇编 或集中发布。建议各专业协会根据各自行业特点,编制专业性的复工 复产指南和指导意见,推动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开展生产自救。
9、充分利用好各类“机械工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 力和服务体系,根据各自不同的服务方向为中小企业复产复工提供服 务,并将服务情况报送中机联。
四、 增进沟通协作,加强产业协调
10、建立统一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针对机械工业产业链长、配套关系紧密的特点,建立对内及对外两条沟通联络渠道。
(1)机械行业系统内的问题,充分发挥中机联专家委会商会的作用,定期分析情况,协商沟通、提出建议;
(2)机械行业系统外的问题,发挥好“国资委直管协会服务企 业复工复产协作联盟”的组织优势和服务平台,形成产业上下游联动 的工作机制,争取相应支持。
五、 建立上联机制,明确责任分工
11、建立与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汇报和上报机制。凡需要向 政府部门汇报、反映的,要统一汇报口径和渠道。有关复工复产情况 的内容,统一由统计信息部汇总上报;其他与各业务部门直接相关的 内容,由各部门分别处理反映汇报。所有部门上报内容均需各分管会 领导审核;涉及重大事项与重要内容的上报材料,需经会长审核。
六、 畅通外联渠道,降低外贸风险
12、密切关注欧美日韩及“一带一路”沿线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地 区)的疫情发展态势,主动加强同这些国家(地区)行业组织间的沟 通联络,努力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开展外贸业务中面临 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并帮助协调解决。
13、关注整理有关贸易扶持政策,指导行业企业用足用好国家有 关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提供有关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对人员出 入境和货物通关等方面的管控信息,加强风险预警,提升风险防控能 力。
七、 做好政策梳理,加强咨询服务
14、分类梳理出与机械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税费减 免延缴、援企稳岗、劳动用工、金融支持、房租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 整理形成针对机械行业的政策摘编。对于社会关注度高、行业关联性 强的政策,从行业角度出发开展宣传和专家咨询,为行业企业执行提 供服务。
八、 加大宣传力度,弘扬行业正气
15、充分发挥机经网、工业头条、会刊等中机联媒体力量,以及 系统内现有的 74种报刊渠道,深入宣传中机联在疫情防控和推动企 业复工复产方面的工作动态,宣传行业、企业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 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和有效做法,必要时可以特刊等形式扩大宣传。
16、充分发挥中机联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围绕中心工作,制定宣 传计划、提出宣传重点、部署宣传任务,把中机联宣传平台与系统各 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宣传网络,以整体宣传与个性化宣传 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拓展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效果, 扩大中机联和行业的影响力。
2020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