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商用車市場逐漸“冷靜”下來,但商用車行業的新趨勢并沒有改變。在諸多趨勢中,智能制造與減碳、脫碳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在這些方面,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持續投入,大膽探索,成為行業“領軍者”。
智能制造成為行業標桿
當前,汽車行業正從數字化向智能化邁進,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通用化、自適應化、透明化、智能化”為目標,至2035年,關鍵工序智能化率預期達到90%以上,設備綜合效率比2020年提高10%。
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惠山工廠在2016年獲評工業與信息化部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2019年,該事業部建成世界領先的智能工廠,智能化水平達到3.5~4.5級,填補了汽車行業智能生產調度的空白,建成行業領先的智能設備管理系統,開創性實現了離散制造復雜物料自動配送,引領發動機行業智能化發展。2022年,該事業部獲評無錫市梁溪區數字化轉型“首企”稱號。
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在智能化方向的探索,成為發動機制造領域當中全行業的風向標,其動向備受關注。
據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規劃建設落地,當前智能工廠可實現對制造過程信息的實時采集、管理和反饋,達成生產調度、生產保障、物流管理三方面分析、決策和指揮環節的智能化;利用二元指揮功能實現生產過程以仿真、圖形等形式虛擬現實,形成了一個扎實、全面、可行的智能工廠管理平臺。
在智能化幫助下,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惠山工廠的物流準確率提高了50%,綜合產能提高了52%。其中,11升發動機加工線的生產效率達到92%以上,已超過國際先進企業同類生產線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產品質量顯著提高,產品不良率降低39.3%,裝調質量問題數量下降30%;運營質量顯著提高,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1.3%,制造成本降低20.5%,每年節約成本超過2100萬元。
“今年,我們還實現了很多新調整,裝配線生產計劃鎖定時間比原來縮短一天,和市場的銜接更加緊密,同時調整了從計劃資源排查到完成智能物流配架單推送各環節的職能,確保計劃排產高效運行!币黄夥虐l動機事業部惠山工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我們還改進了智能物流低產模式下的運行場景,由存數據模擬運算進料改為產生過點后重新計算進料模式,更加貼近當下生產實際!
讓智慧賦能更多場景
“我們探索應用智能刀具管理系統,借助RFID精準識別功能,實現新刀、修磨刀壽命差異化管理;深入研究蠕鐵刀具切削技術,大幅提高刀具使用壽命。今年前8個月,6DM刀具成本同比下降15%,累計降本190萬元! 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惠山工廠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智能制造為降本帶來的巨大潛力,“通過改進設備工裝、發動機裝調質量和零部件質量及一致性,跟蹤和優化測試規范實現國六冷試發動機。前8個月,冷試比例達70%,同比提升40%,節約成本40萬元!
當前,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正在組織對智能制造運行系統復制工作進行總體規劃,分布實施;對新生產線采取復制+升級的方式全面覆蓋,成熟模塊直接復制應用,部分模塊迭代升級,預計能夠在2023年完成。對待原有產線,該事業部在智能調度管理、智能設備管理和智能刀具管理等方面推廣應用智能制造成果,預計能夠在2025年實現智能制造推廣應用業務模塊全覆蓋。
據了解,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惠山工廠智能制造中的智能生產運行系統在一汽解放、一汽集團及行業產生了很好的示范效應。隨著數據的積累和挖掘能力的提升,其生產領域業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也將在此基礎上得以不斷提高,其產生的效果和發揮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著手將經驗進行全面復制推廣,以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
實施“雙碳”計劃的開路先鋒
商用車尤其是載貨車成為國內交通領域的碳排放大戶。因此,在我國“碳中和、碳達峰”目標提出后,載貨車的減碳、降碳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另外,今年6月22日,歐洲議會通過了關于建立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即“歐盟碳關稅”)草案的修正方案。依照修正方案,2023至2026年是碳關稅實施的過渡期。2027年起,歐盟將正式全面開征碳關稅。內燃機行業遭受內部需求、外部需求的雙重壓力,推動著企業從制造技術開始逐步減碳、脫碳。
“實施碳關稅,會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歐洲企業,使其不會因為采用更高的環保標準而處在競爭劣勢。這必然對國內制造業的減碳、脫碳提出更高要求!币黄夥虐l動機事業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過,環保法規日益嚴格,汽車產業鏈將面臨全面可持續化的發展路徑。我們要把實現碳中和上升為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共同目標。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已經成立了大制造領域碳排放治理工作組,建立敏捷團隊,專項課題組以核心任務攻關等方式努力工作;建立‘低碳’會議機制,推動專項課題組帶動全制造領域落實低碳指標。從能源入口端、生產過程端、固碳回收端三方面規劃節能減排技術路線,支撐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2025年實現碳達峰!
一汽解放在減碳、脫碳方向的總體目標是,2025年實現碳達峰,單位產值碳排放較2020年降低18%并完成技術儲備;2050年實現碳中和,支撐集團指標。當前,一汽解放在技術路線研究、光伏等清潔技術研究、綠色能源應用以及管理節能等方面推進計劃實施。
作為制造型企業,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主要的碳排放在制造端。他們將工作的重點放在從生產過程的能源結構特點出發,對機加、裝配和公用動力環節的工藝、材料、設備進行系統梳理,發掘新工藝、新技術,實現節能減排降碳總目標。當前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改進原材料,使用常溫脫脂清洗材料,實現節能降碳,每年減碳1000噸以上;使用地源熱泵系統,應用光伏技術,每年減碳4000噸以上;改進工藝及設備,應用發動機冷試、電力測功機能量回收等技術,每年減碳15000噸以上。